人都是生出来的,构成总人口性别比的基础当然是出生人口性别比,但并不等于两者就是一致的。影响总人口性别比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男女寿命差异。
当前,世界上“男人最少”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苏联地区的部分国家。
俄罗斯2018年的官方数据显示,其男女性别比为86。
出现这样的情况,当然不是俄罗斯或苏联时代有歧视男性的观念,而是因为男性寿命比女性短很多。
2018年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俄罗斯的出生人口比很正常,并且该正常比例一直保持到中年之前。34岁前的俄罗斯人中,男女比例为1000:960,年龄在35岁至39岁的男女比例为1000:1027。然而,到了70岁以上,男女人口比例就跌到了为1000:2377。
《2019年世界卫生统计》显示,人类男女之间平均寿命相差4.4岁,但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66岁、女性平均寿命77岁,相差11岁。这还曾在该国引发过抗议,因为俄罗斯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。
造成俄罗斯男性寿命相对偏低的原因显而易见,包括糟糕的生活习惯、热衷各种“冒险活动”以及其他社会问题等。
俄罗斯的情况或许比较极端,但在全球范围内,男女寿命差异对总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是普遍的,而且随着老龄化的加深会明显体现出来。
当前,相继进入老龄化的主要发达国家,也是“男少女多”。例如,美国、欧盟和日本的性别比分别是97、96、95。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也只有98。
这些国家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俄罗斯一样,都处于102-107的正常范围内,但后来都出现了“男少女多”。可见,最终“男少女多”的决定因素还是跟寿命差异有关。
唯一的例外是韩国,其总人口性别比为101。这可能是因为,韩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,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。2020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6%,低于日本的29%和欧盟的20.3%。
中国也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的轨道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,占13.50%。按照这一趋势,总人口性别比会持续降低。